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 2005
经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及其相关杂志共同合作,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编写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目的是为了使我国对此类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有合理而正确的共识。
编写组参考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于2003年发表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并将国外发表的循证医学资料与我国成功的经验加以综合。本指南叙述了各类型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诊断要点、临床特征、急性发作时的处理、预防复发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可能的并发症及预后等,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及实用;可作为临床医生在处理或治疗绝大多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当然,会有特殊的个别病例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再论。
本指南不包括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这一最常见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因为在2001年已制定和发表了“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2002年又制定和发表了“ 关于心房颤动患者治疗的建议”,其中有关房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药物的应用方法和剂量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并与国际上的原则接轨,可以与本指南组成认识和处理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整体文件。
展开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收藏
分享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要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介入心脏病学、 女性心脏健康及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治的研究,提供相关的预防及诊治指南